看病难看病贵如何破局?-宝慈资产 确定性收益.后社保时代 
看病难看病贵如何破局?
作者:陈瑛      日期:2016-12-26


       医疗行业发展路径具有普遍性
        上周聊了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是当前综合性医院商业模式的缺陷,即为病患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服务。在这种价值取向之下,病患需要在医院花费较高的时间成本和间接成本,这些成本最终由病患来自己承担。
        可是大多数人认为只有去这些大型医院才能把病治好,这是很正常的心理。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只有综合性医院才能提供这种优质的医疗服务,而病患却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其实并不只是医疗行业,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出现过这种情况,都经历过从稀缺、昂贵到便宜、优质、可复制的过程。
        计算机行业发展对于医疗行业的启示
        以计算机行业为例,现在一般人以较低的价格就可以获取一台配置不错的计算机。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大型计算机刚出现的时候,全球能进行大型计算机设计的工程师不超过1000人,同时这种大型计算机的生产、推广、操作、维修的成本都非常高。只有保证毛利率在60%以上时,才能勉强抵消公司固有营业费用。而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个人计算机快速取代了大型计算机。同时计算机的设计门槛也大幅下降,这点体现在乔布斯和他的朋友在车库就能组装出电脑,这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在设计门槛下降的同时,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创新,这个创新领导者就是IBM。在新的商业模式下,IBM实现了低成本高产出,推动了计算机的普及,最终将当时的行业老大——美国数字设备公司淘汰出局,美国数字设备公司被淘汰的原因更多出于自身,即老旧的商业模式导致高成本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计算机的软硬件供应商随着老式计算机的被淘汰也一起被淘汰,而个人电脑的的普及又推动了全新的供应体系和价值网络的兴起。
        可以看到,一个新产品从成立之初在各方面的成本居高不下,到后来发展为低成本和高普及,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方面的因素来主导:一是技术创新,如果没有微处理器的出现,那么个人计算机在成本和设计上都难以替代大型计算机;二是商业模式创新,如果没有IBM在商业模式上的创新,那么个人计算机到达普通消费者手中依然是难以实现的;三是整体价值网络的变革,从供应商到渠道商、到制造商、再到消费者,整个价值网络都要进行变革以适应产品向价更低、质更优、更普及的方向发展。
        技术、商业模式、价值网络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
        医疗行业也是同样道理,目前综合性医院的情形和70年代大型计算机发展情况类似:一是综合性医院专家型医生的培养成本非常高,从医学生到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专业医生,至少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导致培养成本高昂且数量有限,这和70年代大型计算机价高且从业人员稀缺十分相似;二是综合性医院专家型医生的供给的稀缺外加提供全方面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决定了较高的间接费用。
        那么医疗服务能不能像个人计算机那样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价值网络的变革,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呢?当前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首先是技术创新,技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临床路径,目前我国正在做140个临床路径,什么叫临床路径?就是对医疗路径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使常见病的诊断都有一个固定化流程,将大大提高医生培养及诊治效率;二是医疗器械的提升,比如血透,早起的血透设备体积大,血透时需要住院空间、医疗人员管控,但是随着技术进步,血透设备变得精巧,操作流程简化。在香港,血透设备一般都放在养老院,因为香港的养老院是均匀分布在城区,离居民区比较近,方便病人长期血透,整个过程是标准化的,只需对养老院的护士进行简单培训即可。而更先进的技术则是家庭血透机,价格逐渐被普通家庭接受,病患在家就可以进行血透。所以我们从血透机的发展就能看到现在的医疗设备向着低价、普及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商业模式,以往看病都要去综合性医院,耗费大量间接成本,那么现在呢?我们以口腔诊所为例,北上广的一些小区中都有口腔诊所,虽然报销比例低,但是运作是标准化的,这就意味着去小区的口腔诊所虽然费用上略高一些,但是相比于去综合性医院,会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医疗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从综合性医院向专科医院转型,同时完善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由家庭医生进行初步诊断,再决定去哪种类型的医院。家庭医生相比于专家型医生,专业度要求没那么高,培养成本较低,他们只需对初步病症进行筛选,再对病人接下来的诊断流程进行判断。
        最后是价值网络,价值网络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药品以及医疗器械的供应方,二是医疗服务供给方,三是医疗费用支付方,随着商业模式的变化,价值网络会发生全新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过程是十分缓慢的。
        目前中国医疗费用支付,50%-75%由医保支付,但是作为最大的支付方对医疗提供方却缺乏掌控力,无法要求提供方对技术、商业模式进行改善。因此不难发现,想要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就要对价值网络进行重构,推动医疗体系向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转型。

欢迎关注我的其他媒体平台,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晨瑛长期投资

我的微博:陈瑛_长期投资

新浪博客:陈瑛_长期投资

评论:

提交

评论列表:

 

你还未登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