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专栏|银行委外业务的影响-宝慈资产 确定性收益.后社保时代 
财新专栏|银行委外业务的影响
作者:宝慈资产      日期:2017-05-2



近期股市和债市持续波动,原因之一就是监管当局对银行委外业务持续施压,意图降低银行体系内的杠杆比率。

银行委外业务,也称为委托投资业务,指银行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由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照约定的范围进行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模式。从投资范围来看,一般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投资范围主要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一般还会加上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部分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还可以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内的权益资产。截止2016年年中,理财总规模达到26.28万亿,不到2年的时间里,规模几乎翻倍,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规模增速更是超过100%。

表1 金融机构理财余额(单位:万亿元) 

银行委外业务,也称为委托投资业务,指银行将资金委托给外部机构管理人,由外部机构管理人按照约定的范围进行主动管理的投资业务模式。从投资范围来看,一般商业银行自营类委托资金投资范围主要以货币市场类及纯债类资产为主,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一般还会加上债券基金、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部分针对高端客户发行的银行理财类委托资金的投资范围还可以扩展至包含混合类基金、股指期货、甚至个股类在内的权益资产。截止2016年年中,理财总规模达到26.28万亿,不到2年的时间里,规模几乎翻倍,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理财规模增速更是超过100%.

来源:《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年上半年)》 

由于对银行发行CD(大额存单)和理财规模没有限制规定,同时201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意图通过实施“利率走廊”,向市场提供低成本的资金,降低利率水平,这相当于向金融机构承诺在利率走廊的下限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2016年上半年,银行发行理财的平均成本3.7%左右,发行CD的成本3%左右,而当时的委外的收益率在4.5%,甚至更高,银行就有了加杠杆获取价差的动力

如果按0.8-1%的价差和10倍杠杆计算,银行通过发行理财和CD,将同业融进来的钱投到委外产品上,年度收益可以达到8-10%,不仅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且可以通过扩大同业业务增加银行资产规模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这也是在缺乏网点资源和投资管理能力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迅速扩大规模的“法宝”

随着美国经济的企稳,美联储逐步进入后QE时代,使得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全球货币宽松局面发生调整。与此同时,经过5年的去库存周期,中国经济也在2016年下半年出现触底企稳的迹象。中国的货币政策随之调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由“宽松”回归“中性”,自2013年底开始下降的长期利率掉头向上,随着长期利率的上升,银行委外业务的杠杆风险也就开始暴露了,许多银行的委外业务已经开始出现亏损。(见图1)

 

图1 10年期国债收益率

短期来看,中国的物价指数CPI从2月开始重回1%以下,通胀压力大为缓解。长期来看,中国已经进入消费驱动型经济时代,伴随着劳动生产率增速的下降,长期物价水平也将逐步下移,这些都不支撑长期利率反转进入长期上行趋势。最终银行委外投资,特别是高等级信用债投资,仍会实现盈利。

但是,短期内监管当局仍将持续施压,迫使银行机构降低同业杠杆比例和规模,以防范金融风险。按照2016年中期数据,目前银行理财规模已经达到26.8万亿元,同期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规模为196万亿元,银行理财规模占到银行负债总规模的13.7%。银行理财产品中82.29%是6个月以内期限占82.29%,理财预期收益率远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从资金来源看,银行同业理财规模为4.02万亿元,这些高成本,期限短,在同业内空转的资金具有极大的波动性,一旦利率环境发生变化,去杠杆趋势形成,必然会对金融系统的稳定造成巨大影响

银行委外业务的蓬勃发展正是在中国利率市场化和消费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进行的。通过国际经验比较,我们可以对中国银行委外业务,乃至整个金融市场格局变化和趋势发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在1970年至1986年间、1977年至1994年和1981年至1997年间完成利率市场化,同期也是这些国家从投资驱动经济向消费驱动经济转型的时期,这是大多数利率市场化进程所处的经济大背景。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是从2000年到2015年,同样伴随着消费驱动经济的转型,到2015年第三产业对GDP贡献率首次超过50%,达到56.5%,利率市场化也在当年基本完成

在利率市场化和消费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银行业都面临了相同的业务发展压力和变化。主要表现为存款在负债中的比重持续下降,主动负债占比持续上升,特别是同业借款在负债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美国的存款占比从1970年代的90%下降到1987年的78%,同业借款占比则从7%上升到了16%。日本的存款占比从1977年的64%下降到1996年的57%,主动负债占比则从4%上升到26%

中国银行业存款占负债比重从2004年的79.5%下降到2017年3月的73%,预计未来存款的占比还会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以同业借款为代表的主动负债的占比仍会持续上升。在面对负债成本持续上升的压力,以及存贷利差持续缩小的困境下,银行业不得不进行的改变

与此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和经济中的作用和占比会日益重要,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以货币基金为代表的非银金融机构崛起,韩国在1980-1990年代期间,非银机构更是实现快速发展,非银机构金融资产占比从36%上升到65%

消费型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资本消耗远远小于投资驱动经济,投资驱动力下降,同时投资效率也在下降,导致以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需求增长放缓。而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企业呈现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它们的融资更多以股权融资为主,这也是中国银行业面临双重困境

一方面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资金可以选择的投资方向和产品愈加丰富,从货币市场基金到信托产品等等,所获得的回报也远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银行不得不通过理财产品,提供有竞争力的回报,导致银行的负债成本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在资产端,传统的投资相关行业信贷需求下降,而新兴的行业风险收益特征又与银行信贷业务匹配度下降,银行不得不通过委外业务和增加杠杆来博取更高的收益。2012年以后,银行业非标业务、委外业务、影子银行等等非传统的存贷表内业务此起彼伏、蓬勃发展,正是基于以上原因

这些表外业务高杠杆、对利率更加敏感和易受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一旦全球或中国重新进入加息周期,银行业危机就会周期性爆发。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链条,正是美联储连续加息,地产繁荣终结,导致坏账爆发,不仅是银行业,“房地美”(联邦住宅贷款抵押公司)和雷曼(货币基金)这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都面临倒闭风险

一方面,复杂多样的金融环境给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带来更多的挑战,及时控制金融机构的杠杆比例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银行业务创新和新兴非银行金融机构会持续崛起,这是经济和金融市场发展趋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愈加波动和丰富的金融市场


宝慈研究院作为宝慈资产核心研究机构,坚持历史理性分析框架,把握市场动向,结合当下热点,分析文章具有严谨逻辑和数据支撑。这些内容会在公司网站晨瑛长期投资”微信公众号、“陈瑛_长期投资”新浪微博同步更新。另外可以在喜马拉雅听蜻蜓FM订阅收听晨瑛长期投资的音频内容。

晨瑛长期投资 微信公众号


评论:

提交

评论列表:

 

你还未登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