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录4期:神经经济学给基金经理的八点启示-宝慈资产 确定性收益.后社保时代 
思想录4期:神经经济学给基金经理的八点启示
作者:陈瑛      日期:2016-12-26

       一、总想要更多

      人类的大脑是在物资奇缺过程中进化的,所以获得任何“资源”—食物、性、金钱等,都可以让人们感觉良好,大脑也会提醒我们要继续下去。事实上,可卡因等药物就是“绑架”了大脑中“需要”系统,促使我们“努力”去获取更多“回报”,根据研究显示,投资与嗑药在这点上是一致的。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整个过程的发生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换言之,当我们习惯这一感觉或环境后,同样的“剂量”便不能再提供给我们同样的“快感”。所以当数百万元交易成为家常便饭后,就不再有新鲜感,所谓大宗交易激起的情感变化也就消失,除非这时出现新的市场,新的资产类别,更大规模的交易。既然大脑需求回报的系统总是处于“饥饿”状态,人们自然会不断寻找可能的“标的”。

       只有当大脑成熟后,才会主动对某些回报说“不”。可惜,起执行作用的大脑前额部分是最晚成熟的部分,一般要等到30岁以后,而且男性要比女性更晚,这也是为什么年轻男性会比女性更具“冒险精神”。即便超过30岁,大脑前额部分对“回报”的预期也会在决策时被某些因素“蒙蔽”(clouded)。2008年一项实验中,某些刚刚看过所谓色情图片的男性,相比较未看过图片的男性,选择的组合风险更高。同理,喜欢跳伞,开车很猛的人可能过度刺激自己的“大脑寻求回报”系统,通常他们会使用更高杠杆,很可能负面影响组合回报。既然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专家建议,投资者监控每日交易量,防止发生例如几单成功交易后,“受到刺激”,承担过高风险的情况。对于专业投资人士,发现交易变成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后(sport),应该及时停手,或者转移注意力,专注其他组合和标的。

      Tip: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总想要更多”是一种本能,而应对这种对于投资存在风险的本能,应以“某种习惯行为”或者是客观条件进行约束。

       二、平衡风险

       我们知道过山车很恐怖,但大脑皮层告诉我们过山车是安全的,于是大脑一方面告诉我们“离远点”,另一方面“经验”战胜了“风险”系统,结论是可以一试。2002年,对专业的外汇交易员进行了一项实验,观察他们在市场波动时的“生理”反应。结论是经验越丰富,恐惧的反应越小(越淡定),因为面对各种令人恐惧的“信号”,经验可以提供相关回忆,但一旦恐惧超出经验值,所有人会“过度”厌恶恐惧,集体奔向“安全”。研究表明,寻求回报的系统,风险系统,以及衡量风险与回报最终决定执行的系统,三者位于大脑不同的部位,所以风险与回报的神经不经常“联系”(connect),导致某些长期过度寻求风险的投资(事故)。

      例如1995年,巴林银行(Barings Bank)就是内部风控不到位,一位交易员期货合约损失14亿美元,导致该行倒闭。作为管理层,应该每日阅读交易风险报告,及时发现风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过低也不好,因为在趋势性交易市场中,交易员或者投资者应该主动承担一定风险。如果组合中长期保持高现金仓位,也是不可取的。就像在路上行驶时,如果出现一只鹿,你将车灯打向它,它会瞬间完全不动,但freeze只在很少场合适用,对投资而言,多数是不适用的。还有一点值得玩味,对于基金经理,大脑在衡量风险与回报时,管理“别人的钱”,风险厌恶就会降低,大脑内部风险与回报的“交流”路径会很不相同。

       Tip:当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专业投资人都标榜自己“平衡风险”时,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三、等

       人是唯一可以将“享乐”延迟的动物。不过等待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大脑前额皮层活动将更加剧烈,意味着要求更多“回报”。在信息爆炸(多是噪音)且剧烈波动的市场,有效的交易要求投资者放缓决策,有意等待更好的机会。所以在美国购买手枪时,规定必须有三天等待时间,就是为了让买家考虑清楚。投资者面对大量信息时,如果意识到认知负荷过重,在扣动投资扳机前,应该有意训练自己先“后退”, 迟些再“回来”。

       Tip: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冲动型消费,投资亦是如此,三思而后行或许会错过好的投资机会,但却可避免更大的损失。

       四、从众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人就是这么一个种群,和同类呆在一起,大脑会释放出一种叫做oxytocin的东西,告诉我们这样很好。但这可能对我们的祖先真的很好,金融市场则不一定。我们都知道,从众心理到了一定阶段(某种投资idea吸引到足够的人),便会引发泡沫。换言之,当基金经理没有经过充分协调沟通,而仅仅依靠小道消息和资产价格进行投资的时候,即为典型的从众行为。泡沫终归会破灭,只是时间问题。除非你是绝对的快进快出型投资者(交易员),否则更多的利润一定来自于逆大众而为。不计后果的买或卖,都是从众的必然表现。作为投资专业人士,需要做的是忍受自古以来人类最为害怕的孤独感。通过练习,抑制这种本能的恐惧是可以做到的。所以,第一,永远确保你的投资是基于基本面而非当下最流行。第二,一起工作餐,没问题;抱团投资,就算了。

      Tip:独立思考、独立思考、独立思考,重要的事说三遍,尤其在情绪化市场下做投资判断时。

       五、漏掉信息行不行

       我们的大脑被设计为要不断寻求新鲜感,并从中得到回报。首先做投资决策时,两者其实很难区分。其次,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所有新信息都那么重要么?新的信息需要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用来将信息分门别类,储存记忆,势必会占用决策评估和执行的认知资源。所以建议在做投资决策时,将彭博和CNBC关小,甚至关掉,去听听古典音乐,说不定投资效果更好。金融传媒一定有其市场,所以不是说要完全忽略,最好限量接受(一天一次至两次)。在决策过程中夹杂些“噪音”有助于提高决策效果,因为大脑可以在深思熟虑和自动反应之间转换。同时那些久经考验的交易原则也非常重要,即交易时一定不要被两点分散精力:小道消息及来自他人(例如电视上投资专家)的讽刺。

      Tip:关于信息的接收,不是多多益善,亦非完全隔绝,适当即最好。

       六、跟谁比

      2002年诺奖得主因为发现这样一个道理:对结果价值几何的主观判断取决于选择的客观参照点。另,通过将人类与猴子进行对比试验发现,人类是很依赖“参照物”的决策者。比如,投资者获利后会愿意承担更多风险,亏钱后,会提高风险以求达到盈亏平衡。回到前面巴林银行交易员导致银行倒闭的例子,逐步累积,他每一次(天)并不觉得自己冒了更大得多的风险。所以建议基金经理,除非此前有止损或相关指令,否则不要在盈利或亏损后,“激进”地改变仓位。同时建议不要以同事或同行的回报水平或仓位作为自己的参考。每个人组合的风险,流动性,投资时限都很不相同。基金经理不必跟别人比,甚至要忘了自己的“过去”。

Tip:对比能够体现优劣,但不代表正确。

      七、打破惯性

      人体所有系统都是符合经济原理的,即要用有限的资源达到目标。久而久之,大脑“摸索”出两点:第一,遇到相同或相似的情况,大脑某些偏向(bias)即启动。第二,当某件事重复多次后,即使在无意识情况下也可以完成,例如边开车边听音乐。这些对投资决策意味着什么呢?除非预期收益或者成本很高,否则人们会根据对过去记忆的“信念”作为决策指引。而这样的决策势必没有用足认知“资源”来做出最优选择。基金经理作为职业投资人士,理应做到非职业人士所不能为,但根据上述原理,他们做这份工作越久,越“懒得”动脑去想。即便出现新的情况,他们也认为“还不就那点事”。建议基金经理偶尔换换脑子,度个假或者读读不同类型的书,这样可以打破惯性思维。还有,早饭要吃好,大脑依靠血糖运转,饥饿的大脑本身对学习构成障碍。

Tip:对于一般人而言是思维惯性,但对于专业投资人来说,必须打破思维上的墙。

      八、你很爱你的组合,但你的组合并不爱你

  根据科学实验,大脑可以产生很强大的Human oxytocin-mediatedempathy(HOME),它让我们不仅可以爱家人,甚至可以对车子,房子,以及陌生人产生情感。只要我们与他/她/它,在一起很长时间,总会产生某种情感(当然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我们总是认为已经拥有更高价值,这样我们的大脑得到了“回报”,但资本市场未必给予相同的回报。你的组合并不能回报给你相同的“爱”,所以你也不应该给予过多情感。如果是用心构建的组合怎么可能不去深爱呢?办法是让别人来管理,已经有投资公司采用互换管理组合的方式,目的就是防止基金经理过度“袒护”组合。量化也是一种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基金经理严格执行决策过程和交易规则。

       Tip:关于投资,“爱”可以,不能盲目。

欢迎关注我的其他媒体平台,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公众号:晨瑛长期投资

我的微博:陈瑛_长期投资

新浪博客:陈瑛_长期投资

评论:

提交

评论列表:

 

你还未登录!

登录注册